军队文职考试

您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网 > 军转干 > 军队文职考试 > 备考资料 > 笔试备考 > 部队文职2022年备考专业科目之现代汉语-文学接受的

部队文职2022年备考专业科目之现代汉语-文学接受的发展

2021-12-24 11:08:06 军队人才网 https://jzg.huatu.com/jdwz/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导读】华图军队文职考试频道同步华图教育发布:部队文职2022年备考专业科目之现代汉语-文学接受的发展,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欢迎加入军队文职各地微信交流群,更多文职考试详情请登录【军队文职考试频道】

文学接受的发展

文学接受的发展是指文学作品的具体阅读阶段,读者以自己的期待视野为基 础,对文本符号进行富于个性色彩的解读与填空、交流和对话。填空、对话和兴味,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在与读者发生直接联系之前只能算作第一文本,经 由阅读之后,才由第一文本转化为第二文本。第二文本作为一种审美状态存在, 是读者再创造的结果。

波兰现象学美学家罗曼.英伽登认为,阅读的过程就是读者凭借自己的经验 去填补空白的过程。

德国阐释学理论家伽达默尔指出,艺术存在于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之中, 作品的意义与作者的个人体验之间没有什么关联,而是在读者与文本的“对话" 中生成。文本是一种吁请、呼唤,它渴求被理解;而读者则积极应答,理解文本 提出的各种问题,这就构成对话。

兴味,实际包含着与填空、对话相似的见解。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读者借 助自己的想象和体味,可以在有限的文字中得到无限丰富的意蕴和旨趣。不论是填空说、对话说,还是中国古代的兴味说,所揭示的都是文学作品阅 读过程中的再创造过程,它所指明的正是文学作品构成审美价值的固有方式和特征。根本原因是:第一,文学作品只是抽象性文字符号的系列组合;第二,文学 作品主要使用描述性语言,有明显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还原与异变

一部作品完成之后,作家的精神创造和情感体验便凝聚于某一文本,读者阅 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本应是一个在特定语词序的引导下,还原作家心目中的形象、 情感体验和思想见解的过程。但由于填空、对话、兴味的存在,阅读过程中的彻 底还原又是不存在的,这就是文学文本的异变。

(1)形象的异变: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还原人物活其他有关形象时,总要 把自己熟悉的人或者事物,附着到作品的形象中;

我们在阅读红楼梦之时,对文本形象进行个人情感色彩的加工。我们在阅读红楼梦之时,看到每个个性鲜明的人物时,会不自觉的想象他的模样。而这种想象的模样,却正是以 我们平时熟悉的人为蓝本。真实的形象是什么样,我们都不知道,但肯定会与想 象的不同。

(2)情感的异变。在某一特定文本中,作家融进的感情虽是确定的,但在 具有不同期待视野的读者那儿,却会唤起不同程度或不同性质的情感体验。对于 一位生活顺畅的乐观主义者来说,即使阅读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之类的辞章, 怕也难如诗人一般沉入一种苦闷之极、忧郁难遣的境界。

(3)思想观念的异变。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忌要赋予作品一定的思想内涵。 然而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对作品观念内涵的把握却并非一定与作者的本义相结合。 如塞尔维亚的小说“白鲸"被批评家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轮出发阐释为本我、 自我、超我三者之间激烈的矛盾斗争。

(编辑:zhaoyahui)
部队考试微信号 部队考试微博号 部队考试社群号
请扫描二维码进行关注 请扫描二维码进行关注 请扫描二维码进行关注
 
有报考疑惑?微信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华图教育:ht-jdwz
想进入部队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10万+
阅读量
150w+
粉丝
1000+
点赞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