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考试

各地
招考

您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网 > 军转干 > 试题资料 > 笔试真题 > 2014年军转干安置考试提出对策类试题

2014年军转干安置考试提出对策类试题

2013-11-27 14:45:34 军队人才网 http://jzg.huatu.com/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导读】华图部队考试频道同步华图教育发布:2014年军转干安置考试提出对策类试题,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欢迎加入各地微信交流群,更多相关考试内容请登录【试题资料】进行查看。

部队考试资料领取

    给定资料

    材料1:

    振兴农村文化需在“输血”上下功夫。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农村文化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重要保障,目前我国农村文化还相对匮乏,需振兴农村文化,繁荣农村文化。十一届人大代表、汝州市市长万英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是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新要求,文化建设的新任务。”他说,以汝州为例,部分行政村,多渠道筹措资金建起了村文化大院,建起了舞台,全市建成文化大院80多个,文艺表演队伍达到400个,建成了15个乡镇文化站,并配备了必要的文化活动设施。但是,汝州的大部分村没有村文化大院,群众没有文化活动场所,制约着农村文化工作的开展;民间文艺表演队伍虽然有了发展壮大,但一部分没有活动设施,有的比较陈旧,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很受影响。农民群众文化生活比较单调,甚至出现没事打牌赌博,搞封建迷信的现象。

    黑龙江绥化市北林区的民间艺术基础不错,东北秧歌、满族花棍舞、珍珠球、寸子舞远近闻名,每年夏秋都要组织几十场“金色田野”百姓大舞台下乡演出。最近几年,随着国家对文化事业的投入不断加大,北林区的21个乡镇已经建起了18个文化站。

    文化站建起来了,问题也接踵而至。北林区文体局副局长侯立辉说,下乡演出需要车费、油费以及演员的吃、住、行等费用,搭建舞台也要投入。一次活动搞得好,下次申请经费就相对容易些;如果效果不理想,下次再申请经费就很难了。

    “农村精神文化生活资金投入不能光靠村集体,政府应该加大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另外也可以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安徽师范大学副教授戴卫东表示。

    材料2:

    忠县农村,农村文化乏味庸俗单一是长期现状,对此,宣传文化部门决定对农村各个获得演出许可证和经营执照的队伍负责人,进行了专门的培训,引导他们摒弃演出中低俗的内容,换上健康向上的节目。

    在引导中,文化部门还组织县乡文艺创作人员,创作出一批以宣传政策、农民身边的典型人物、典型事件,群众喜闻乐见的小品、快板、三句半等文艺形式的节目,推荐给这些民间乐队和演出队排演。通过规范引导后,乐队摒弃了过去那种低俗的演出内容,自创了宣传法制、科学生育观和反映良好道德的《一封家书》、《称妈》等农民喜欢的节目,很受农民欢迎。通过有序引导,将这些民间乐队和演出队,改造成了宣传党和政府政策、倡导积极健康向上生活方式的“宣传队”。

    材料3:

    某报记者就农村文化主题报道中采访了相关负责人。某文体局副局长侯立辉介绍说,其辖区文工团有将近50人,群艺馆有20人,民艺团有7个人,这三家是此区主要的文艺团队,文艺汇演、送戏下乡以及庆祝性演出等,主要依靠他们。但是,近年来这些团队人才流失很严重。

    “会的人少,带头人少。”此区津副镇长杨惠斌说,现在,大家都忙着赚钱,没兴趣搞文化活动。

    黄峻说:“长期以来,在行政村以下,由于没有专人负责文化工作,文化建设的自发性淹没了文化建设的自觉性。要实现村级文化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关键是要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做、有人带。”

    2011年,当地还想了一些办法,解决“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做、有人带”的问题。比如,从有知识的优秀青年农民中聘用了一批“文化干事”,专门组织群众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同时负责抓好农民素质教育网络培训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指导推进乡村文化产品的开发推介,联系协调农村文化产业合作社的有关工作;从大学生村官中聘请了一批“文化辅导员”,负责农民素质教育网络培训学校的培训工作;从热心文化事业的村民中招募了一批“文化志愿者”,培育为文化工作者,同时打造了一只农村自己的文化队伍,协助“文化干事”做好做实文化活动中心或文化活动室的日常事务。

    与此同时,文化工作者充分挖掘当地特色文化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文化产业,例如河北邢台、河南三门峡等地立足自身实际,突出地方特色,对传统文化手工艺进行政策扶持、科技创新和品牌打造,让昔日的“雕虫小技”登上了“大雅之堂”,既帮助当地农民找到了致富“宝葫芦”,也使传统手工艺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为加快发展地域文化产业提供了有益启示。

    小工艺要成大产业,贵在顺应民情民意。传统文化手工艺历史积淀深厚,传承久远、流传广泛,深深植根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观赏性、实用性兼备,人情味、亲和力极强,发展潜力巨大。若政府部门因势利导、顺势而为,聚人气、集民智,以优惠的政策、完善的服务扶持引导生产,必能带动创业、扩大就业,让一技之长转变成致富本领,把民族民间传承的传统技艺打造成惠民富民的朝阳产业,使民间文化艺术放射出奇光异彩。基层群众从绚丽多姿的小工艺中增收获益,就能产生示范效应,以点带面、习以成风,推动形成各展所长、千帆竞进的文化产业发展新局面。

    小工艺要成大产业,贵在发掘特色文化资源。传统文化手工艺内容丰富、技艺独特,土生土长、生命力强,产业发展门槛低、附加值高,若能深入挖掘整理,科学开发利用,必能扬长避短,延伸产业链,打造成地方特色品牌和文化名片,走出一条特色发展的道路。特色就是活力,特色就是实力,特色就是竞争力。只要发掘好特色文化资源,独具慧眼、潜心经营,“小制作”照样能够取得大效益。

    作答要求:根据给定资料,请分析对搞好我国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了哪些启示。

    要求:分析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不超过350字。

    【参考要点】

    总:启示是,搞好农村文化建设,既要“输血”更要“造血”。

    输血:

    1.加大资金投入;

    2.强化农村基础文化设施建设;

    造血:

    1.加大农村文化建设的宣传力度;

    2.抓农村文化户培育,打造一支农村自己的文化队伍;

    3.发展农村文化产业;

    4.培养农村特色文化。

    【参考答案】

    我省提升农村文化建设的启示在“输血”和“造血”两方面。

    输血方面:一是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可设立专项资金也可吸引社会资本进入;二是提升农村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对缺乏的活动设施给予补充,陈旧的设施给予更新。

    造血方面:一是加大农村文化建设的宣传力度,通过引导,摒弃低俗的演出内容,以农民身边的典型人物、典型事件为基础,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小品、快板、三句半等文艺形式的节目;二是培育文化工作者,打造一只农村自己的文化队伍,解决“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做、有人带”的问题。三是发展文化产业,突出地方特色,扶持传统文化手工艺,并进行科技创新和品牌打造,既帮助当地农民致富,也使传统手工艺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四是培养农村特色文化,打造地方特色品牌和文化名片。 

(编辑:admin)
部队考试微信号 部队考试微博号 部队考试社群号
请扫描二维码进行关注 请扫描二维码进行关注 请扫描二维码进行关注

图书

有报考疑惑?微信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华图退役军人服务平台
ht-tyjrfw

想了解转业安置政策的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10万+
阅读量
150w+
粉丝
1000+
点赞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