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14 11:52:21 军队人才网 https://jzg.huatu.com/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导读】华图部队考试频道同步华图教育发布:山西省2022军转干公共基础知识备考题与分析,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欢迎加入各地微信交流群,更多相关考试内容请登录【备考】进行查看。
1.“人间有味是清欢”“宋四家”“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以上三条线索均指向的古代文学家是( )。
A.苏轼
B.王维
C.王安石
D.黄庭坚
【答案】A
【三级知识点】人文科技-人文历史-文学常识
【解析】本题属于文学常识题目。
A项,“人间有味是清欢”出自宋代苏轼的《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宋四家”是北宋时期苏轼、黄庭坚、米芾和蔡襄四位书法家的合称,“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出自宋代苏轼的《前赤壁赋》,以上线索均指向苏轼。故正确,当选;
B项,王维是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尤长五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题干“宋四家”提示该文学家应该属于宋代。故错误,排除;
C项,王安石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改革家,王安石变法的倡导者,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题干无关,故错误,排除;
D项,黄庭坚,北宋书法家、文学家,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属于北宋“宋四家”之一,但与题干中诗歌、文章无关。故错误,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
2.下列选项中的艺术科技成就与作者、时代对应不正确的选项是( )。
A.《步辇图》——唐朝——阎立本
B.《兰亭集序》——东晋——王羲之
C.《梦溪笔谈》——南宋——沈括
D.《水经注》——北魏——郦道元
【答案】C
【三级知识点】人文科技-人文历史-文学常识
【解析】本题属于文学常识题目。
A项,《步辇图》是唐朝画家阎立本的名作之一,是现藏故宫博物院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此画是一幅历史画,描绘的是禄东赞朝见唐太宗时的场景,唐太宗端坐在由六名宫女抬着的步辇上,另有数名宫女或掌华盖,或持扇。禄东赞身着吐蕃民族流行的联珠纹袍,拱手向唐太宗致敬,生动地刻画出藏族使臣的身份和恭敬的态度,具有珍贵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故正确,排除;
B项,《兰亭集序》是东晋书圣王羲之在绍兴兰渚山下以文会友时写就而成的,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书法兼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广采众长,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故正确,排除;
C项,《梦溪笔谈》是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撰写而成的,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故错误,当选;
D项,《水经注》的作者是北魏晚期的郦道元,是古代中国地理名著,共四十卷。该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故正确,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3.按决策目标的影响程度不同,决策可以分为( )。
A.战略性决策和战术性决策
B.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
C.独裁制、议会制、人民代表大会制
D.民主决策和专政决策
【答案】A
【三级知识点】管理-行政管理-行政决策
【解析】本题属于行政决策题目。
A项,按决策目标的影响程度不同,决策可以分为战略性决策和战术性决策。
战略性决策:宏观性、全局性、方向性的一种决策。决策目标一般比较大,比如国家发展规划、各省市的发展规划等。战术性决策:微观性、局部性的一种决策—比较日常化,比如为提高工作效率改变上下班时间等这种阶段性的决策。故正确,当选;
B项,按决策问题的重复程度不同,可分为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
程序化决策:那些重复出现的、日常的管理问题。非程序化决策:为解决不经常重复出现的、非例行的新问题所进行的决策。如组织结构变化、重大投资、开发新产品等问题。故错误,排除;
C项,按行政决策的体制的不同,可分为独裁制、议会制、人民代表大会制等决策方式。
独裁制:一人独裁,典型的是法西斯独裁统治,还有宗教领袖型、军人独裁型等。议会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常用,人民选举议员,议员商议决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主权。故错误,排除;
D项,民主决策和专政决策为干扰选项,没有此类分法。故错误,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
4.与“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体现的哲理一致的是( )。
A.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C.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D.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答案】A
【三级知识点】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
【解析】本题属于唯物辩证法题目。
“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出自唐代诗人杜荀鹤的《泾溪》,原文是“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意思是泾溪里面礁石很险,浪很急,人们路过的时候都非常小心,所以终年都不会听到有人不小心掉到里面淹死的消息。恰恰是在水流缓慢没有礁石的地方,却常常听到有人被淹死的消息。体现的哲理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A项,出自《孟子·告子下》,意思是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体现的哲理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故正确,当选;
B项,出自唐代刘禹锡诗《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意思是春天欣欣向荣的树林里,新叶催换了旧叶;江河奔腾的流水里,前面的波浪让给后面的波浪。体现的哲理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故错误,排除;
C项,出自南朝梁王籍的《入若邪溪》,意思是蝉声高唱,树林却显得格外宁静;鸟鸣声声,深山里倒比往常更清幽。体现的哲理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故错误,排除;
D项,出自南宋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意思是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毕竟比较肤浅,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体现的哲理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故错误,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
(编辑:admin)
部队考试微信号 | 部队考试微博号 | 部队考试社群号 |
请扫描二维码进行关注 | 请扫描二维码进行关注 | 请扫描二维码进行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