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2 16:23:59 军队人才网 https://jzg.huatu.com/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导读】华图部队考试频道同步华图教育发布:黑龙江省2022年军转干考试基础知识练习(单选,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欢迎加入各地微信交流群,更多相关考试内容请登录【备考】进行查看。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 )。
A.立法权 B.立宪监督权 C.最终判决权 D.最高行政权
选A【解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并修改基本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并修改除基本法意外的其他法律。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主张施仁政、行王道。
B.陈胜吴广起义是秦末农民战争的一部分,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政权,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C.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楚汉战争中项羽被刘邦打败后,来到乌江江畔自刎而死。
D.孟子的思想是“仁”
选D【解析】孔子的思想是“仁”和“礼”。孟子的思想是“仁政”。故本题应选D项。
孔子的仁和孟子的仁政有什么关系?
二者是继承发展关系2113,孟子的仁政是从孔子的“仁5261学”继承4102发展而来。
“仁政”学说是孟子对孔子1653“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就是“爱人”。
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就是“仁政”。“仁政”的基本精神也是对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和爱心。
春秋战国时期
学派 | 代表人 | 时代 | 著作 | 观点 |
儒家 | 孔子 | 春秋 | 编纂《春秋》,修订“五经” | 有教无类。主张“德治”和“仁”。其弟子作《论语》,记叙其言行。修订《春秋》。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
孟子 | 战国 | 《孟子》 | 性善论,“仁政”,民贵君轻。 | |
荀子 | 战国 | 《荀子》 | 性恶论。朴素唯物主义【天行有常”的思想】 | |
道家 | 老子【姓李名耳】 | 春秋 | 《道德经》 | “无为而治”“上善若水”“柔弱胜刚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庄子 | 战国 | 《庄子》,又称《南华经》 | “天人合一”“清静无为” “庖丁解牛”“庄周梦蝶”“鹏程万里”《齐物论》《逍遥游》 | |
法家 | 商鞅、 韩非 | 战国 | 《商君书》、《韩非子》 | 以法治国。经济上主张废井田,重农抑商、奖励耕战;政治上主张废分封,设郡县,实行君主专制。不法古、不循今。 |
墨家 | 墨子 | 战国 | 《墨子》 | 兼爱、非攻、尚贤、节用 |
杂家 | 吕不韦 | 战国 | 《吕氏春秋》 | “兼儒墨、合名法”,“于百家之道无不贯综” |
兵家 | 孙武 2.孙膑 | 1.春秋 2.战国 | 《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 | 《孙子兵法》:世界上最早最著名的兵书。孙子的典故:三令五申。 |
3.“宰相”的“宰”最早指( )。
A.高级官吏 B.官吏统称
C.低级官吏 D.皇帝
选B【解析】宰者,官也。——《周礼·目录》。故本题应选B项。
宰相是对中国古代君主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或俗称,并非具体的官名。“宰”的意思是主宰,“相”,本为相礼之人,字义有辅佐之意。太宰与相合称为宰相,宰相联称始见于《韩非子·显学》,丞相就是宰相。
丞相为官名,宰相为一种制度,通俗地讲二者的关系为:宰相包括丞相。区别如下:
一,官衔:宰相是中国古代对于辅佐君主并掌握国家最高行政权力的官员的一种通称或俗称,并非具体的官名。丞相与宰相不同,丞相是正式的官名,先秦时期有相、相邦等之名,秦朝建立之后,正式设置丞相。
二,人员:宰相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群人。丞相则具体是指某一人。
4.下列关于“法治”与“法制”区别的表述,错误的是()
A.法制是相对于非法律性质的社会规范而言的,法治则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
B.法治往往与民主、人权相关联,而法制既可与民主、人权也可与专制、特权相联系
C.法制主要解决有法可依的问题,法治则主要解决法制在治理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
D.法制是法治的前提和条件,法治是法制的实现和保障
D【解析】法制是法治的前提和条件,法治是法制的立足点和归宿,D项表述不准确。
(编辑:admin)
部队考试微信号 | 部队考试微博号 | 部队考试社群号 |
请扫描二维码进行关注 | 请扫描二维码进行关注 | 请扫描二维码进行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