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3 15:02:52 军队人才网 https://jzg.huatu.com/jdwz/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导读】华图军队文职考试频道同步华图教育发布:2022年军队文职技能岗备考之理论知识演练题,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欢迎加入军队文职各地微信交流群,更多文职考试详情请登录【军队文职考试频道】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的发表
C.《共产主义原理》的发表
D.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成立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哲学概述知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B项:《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草案于1847年6月初在同盟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上通过,并分送各区部和支部讨论。草案反映了正义者同盟的领导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建议所进行的改组工作。1847年6月9日代表大会最后一次全会肯定了同盟章程草案和《共产主义信条草案》这一纲领草案。B项错误。
C项:《共产主义原理》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撰写的纲领草案。1914年第一次以单行本的形式发表。《原理》首先指出共产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学说”,接着阐明了无产阶级产生的历史、它与其他劳动者的区别、它的阶级地位和历史作用,指出无产阶级是工业革命产生的只有出卖自己的劳动(马克思后来科学表述为“劳动力”)才能维持生存的阶级,同时又是工业革命孕育着的进行社会革命的阶级。C项错误。
D项:1847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成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的革命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D项错误。
2.(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阶级性的内在要求。
A.科学性
B.实践性
C.革命性
D.发展性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哲学知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是以实践性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高度统一。科学性即真理性,马克思主义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类精神运动一般规律的正确反映。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阶级性的内在要求;革命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性的必然结论。A项正确,因此当选。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B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最显著的特点),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表现在它以社会实践为基础,以改造世界为目的。B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C项: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在于它把唯物辩证法作为根本方法,不把任何现存事物看成是永恒的、神圣的不可侵犯的东西,不对任何迷信和谬误让步。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还表现在要使现存世界革命化,指导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通过社会革命推翻一切剥削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C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D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活力源泉,马克思主义是继往开来的理论体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提出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的理论成果。D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3.现在建造大楼,第一步是搞设计,然后才有大楼的建成。设计就是求大楼之理,因此理在事先。这种观点是( )的表现。
A.客观唯心主义
B.机械唯物主义
C.历史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哲学概述知识。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客观精神”或精神原则说成是先于,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是第一性的;物质世界则是这种“客观精神”的产物、表现或附属品,因而是第二性的。“理在事先”,把“理”说成是先于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物质世界则是“理”的产物、表现或附属品,题目中说设计就是求大楼之理,因此理在事先,这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B项:机械唯物主义又称为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它是以自然科学为基础产生的,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其缺陷在于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是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理在事先”不是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B项错误。
C项:历史唯物主义是从历史观的角度分析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表现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理在事先”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C项错误。
D项: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不断运动变化的统一整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内容。它包括三个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可能与现实、形式与内容等一系列基本范畴。“理在事先”不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D项错误。
4.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古人在生活实践中留下的许多俗语与诗句富含深刻哲理,下列对俗语和诗句所蕴涵的哲理表达正确的是( )。
A.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
B.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C.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贪如火,不扑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注重量的积累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贪如火,不扑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意思是忿怒如火,不阻止则会烧掉一切;欲望像洪水,不阻挡则淹没一切。蕴含的哲学道理是要注重量的积累。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然准备,质变是量边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A项:“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意思是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蕴含的哲理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A项错误,排除。
B项:“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意思是百姓的粮仓充足,丰衣足食,才能顾及到礼仪,重视荣誉和耻辱。蕴含的哲理是物质决定意识。B项错误,排除。
C项:“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意思是当年王导、谢安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飞进寻常百姓家中。蕴含的哲理是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C项错误,排除。
5.因受到污水排放问题的困扰,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一直是个难题。一位民间发明家转变思路,经过反复试验,研制成无水清洗的废旧塑料自动化生产线,脏兮兮的废旧塑料进入生产线,变成了“新鲜、干净”的塑料颗粒。这表明( )。
A.实践的需要推动人的创新能力不断发展
B.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不是发展的环节
C.观念创新决定着创新思维活动的内容和性质
D.能否应用于实践是衡量创新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认识论知识。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①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一切认识,无论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从其根源来看,都来自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②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促进人们认识的发展,随着实践的深入,人们创造了越来越先进的认识工具,这些认识工具也会延伸人的认识能力,人的认识能力也在不断进步。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只有实践满足客观、物质性的要求,才能够成为检验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一切认识活动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改造世界,为了服务于实践。
“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一直受到污水排放问题的困扰”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需要推动人的创新能力不断发展。A项说法正确,当选。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1)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要求我们:
①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旧说和落后观念。
②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3)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B项:辩证的否定不是形而上学的否定,辩证的否定是自我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是发展的环节;而辩证的否定又叫扬弃,既克服又保留。B项说法错误,不当选。
C项:观念创新影响着创新思维活动的内容和性质,但不起决定作用。C项说法错误,不当选。
D项:实践是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但材料强调的是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而没有涉及能否应用于实践是衡量创新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D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编辑:liap)
部队考试微信号 | 部队考试微博号 | 部队考试社群号 |
请扫描二维码进行关注 | 请扫描二维码进行关注 | 请扫描二维码进行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