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22 08:36:29 军队人才网 https://jzg.huatu.com/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导读】华图部队考试频道同步华图教育发布:走进南部战区海军某潜艇支队潜艇兵的心灵世界,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欢迎加入各地微信交流群,更多相关考试内容请登录【军转干】进行查看。
巡弋深海,人民海军潜艇兵执掌着大国利器。他们悄无声息、默默无闻,在没有鲜花掌声、不见蓝天艳阳的地方,坚定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和使命。
纯粹的心,深沉的爱。本期《士兵面孔》聚焦南部战区海军某潜艇支队的4名潜艇兵。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感受不一样的青春风采。
——编 者
“1号螺栓”
【人物名片】周军生,海军某潜艇支队一级军士长,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4次。
血,顺着手指滴落。
灯光昏暗的柴油机舱室里,年轻战士看到地上的血迹,赶忙凑过来,用纸巾捂住老班长的手。老班长眼睛依然盯着手上的螺栓,嘴里简单回了一句:“不碍事!”
他叫周军生,海军某潜艇支队柴油机技师,一级军士长。此时,他正和战友们驾驶潜艇游弋在深海,执行一项战备巡逻任务。
3个小时前,柴油机发生故障,潜艇内部瞬间安静下来。习惯了枕着柴油机的轰鸣声入眠,乍一安静,让正在休更的周军生猛然惊醒。他趿着鞋,抄起手电筒,急匆匆地钻进舱底。经过快速排查,周军生发现了故障原因。
柴油机舱是潜艇的“心脏”,如果出了问题,系统失去动力,潜艇就得“趴窝”。多年来,周军生在深海解决的问题不计其数,但这一次,他还是惊出一身冷汗:艇上并没有配备此类备件。
任务还未完成,全艇都在看着他,怎么办?周军生思索片刻,转身拿起锉刀,对一颗现有的螺栓打磨起来。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一次次比对、一点点打磨……3个小时后,他竟仿制出一个功能相似的螺栓。当他小心翼翼地把它安上去后,柴油机再次“轰轰轰”地转动起来。周军生伸手擦去脸上的汗水,绷紧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
“真是艺高人胆大!”提起这次经历,战友们纷纷竖起大拇指。周军生却淡淡地说:“百人同操一条艇,必须人人过得硬。我只是在履行自己的职责而已。”
这句话,是周军生的“口头禅”。年轻官兵也许无法体会他有过怎样的经历,但在平时训练中,周军生总在班员耳边念叨:“潜艇上,每一个细节都影响全局、关乎生死,必须把专业练到极致。”
这种强烈的忧患意识,让周军生始终保持着高昂的学习热情。艇队接收新艇时,他带领大家学理论、钻舱底、爬管路、摸系统,除了吃饭睡觉,都在湿热的舱室里度过。不到半年,他就带着柴油机班完成了接装任务。
那时,周军生负责梳理上报舱室设施设备情况。一位艇领导拍着他的肩膀,开玩笑说:“别忘了把你自己统计上!你就是‘铆’在咱柴油机舱的‘1号螺栓’。”
亲眼见识过这位老兵的业务能力后,年轻的潜艇兵们都觉得周军生简直无所不能。但在军医王伟眼里,“兵王”也有“软肋”。鲜有人知道,周军生在柴油机旁守护了29年,患上了关节疼痛和神经衰弱等疾病。每次远航,王伟都会为周军生备一个专门的药箱。
了解到这一情况,这几年,上级多次提出要给周军生换个轻松一点的岗位。每当此时,这位艇上最老的兵总是笑得像个孩子:“请组织放心,‘1号螺栓’情况正常!”
锚定方向
【人物名片】赵满星,海军某潜艇支队二级军士长,荣立三等功3次。
深海,一艘潜艇正在潜行。舱内,负责掌舵的舵信技师赵满星神情专注,眉头紧蹙。
在这片陌生海域,潜艇航行的适宜深度、操纵的最佳控制角度,赵满星心里“门儿清”,给指挥员的报告总是简单明确,话音中满是自信。艇上的官兵都说:“老赵驾驶潜艇,我们放心!”
赵满星性格豪爽,说起话来眉飞色舞,干起活来却踏实稳重。在一次备航备潜中,潜艇中舵突发故障,发出“咔咔”声响,官兵仔细拆装排查,仍是一头雾水。有人提出上报情况,等待进厂修理。
赵满星皱着眉头,向艇领导申请再给自己点时间。他查阅相关资料,爬进设备内部一一对照分析,最终发现故障原因。
随后,赵满星将故障排除,潜艇如期出海。从那之后,赵满星养成一个习惯,每次出海前,他都要爬进设备内部,把平时看不见、摸不着的部位认真检查保养一遍。
“老赵看上去大大咧咧的,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很难相信他在专业领域能够如此细致。”艇政委王凯这样评价赵满星。
政委的夸奖传到耳朵里,赵满星咧嘴笑了。笑着笑着,他又想起自己刚上艇时发的牢骚:“学不完的理论,爬不完的管路,当默默无闻的潜艇兵实在太憋屈了,熬完两年就退伍!”
变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一次攻防演习的经历浮上赵满星的心头。当时,赵满星负责掌舵,由于操作时分心,导致潜艇方向偏移,差点成了“敌方”反潜兵力的“盘中餐”。事后,虽然领导并未批评,可赵满星却内心沉重。在潜艇狭小的空间里,他想明白了一个道理:虽然人们看不到,但这份事业总要有人去干的,深海也可以成为自己施展抱负的大天地!
从此,赵满星锚定了人生方向。他沉下心认真学理论、练实操,不断出海接受历练,逐步成长为艇队响当当的业务尖兵。
那一年,潜艇在战备远航中突遇水下“断崖”,急速“掉深”。生死关头,赵满星带着舵信值班人员快速反应,在不到1分钟内采取一整套紧急应对措施,在极端条件下没有出现任何失误,潜艇终于浮了上来。
之后,由于主电机受损,潜艇只能使用经航电机航行。但经航电机航速小且不能倒车,控制潜艇状态堪称“高空走钢丝”。一路上,赵满星始终小心翼翼地操作。返航时,如何靠泊又成了一个巨大挑战。赵满星沉着冷静地摆动操纵杆,依靠惯性和浮力,将潜艇稳稳停下。
(编辑:zhaoyahui)
部队考试微信号 | 部队考试微博号 | 部队考试社群号 |
请扫描二维码进行关注 | 请扫描二维码进行关注 | 请扫描二维码进行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