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4 09:43:29 军队人才网 https://jzg.huatu.com/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导读】华图部队考试频道同步华图教育发布:新兵军事体育训练计划表变了,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欢迎加入各地微信交流群,更多相关考试内容请登录【军转干】进行查看。
6月上旬,陆军某综合训练基地2022年度春季入伍新兵军事训练考核成绩单“新鲜出炉”。成绩较往年大幅提高,伤病率显著降低。问其秘诀,大部分新训骨干将其归功于科学化的军事体育训练。
“对于军人来说,良好的体能是执行一切军事行动的基础。”该基地主任刘维说,部队机械化、信息化程度提高,对体能的要求不降反升。快节奏、大范围、高强度的战备任务,特殊的作业环境和空间,都对官兵体能提出了更高要求。
新兵入伍训练之初,一份全新的新兵军事体育训练计划表摆在了基地新训骨干的桌面上。
令新训班长张强强惊讶的是,训练计划居然设置了“天花板”:在一张训练方法表中,严格规定了单组训练的次数上限,增强肌肉力量训练单组数量6~8次,增强肌肉耐力训练单组数量12~15次……这与他印象中,动辄上百次的训练模式天差地别。
令新训班长杨峰耳目一新的是,训练计划根据新兵日后的专业训练实际,增加了针对性训练内容:针对仪器操作、单兵战术,增加了快速反应能力训练;针对长距离机动任务,增加了抗疲劳训练;针对协同操作能力,增加了协同训练……
新兵开训3个多月来,该基地军事体育训练内容丰富多样,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强,助推新兵军事素质稳步提升。
长跑“小白”,推迟一个月站上起跑线——
从“一锅煮”到“差异化训练”
站在起跑线上,陆军某综合训练基地新兵刘永清既兴奋又紧张。这个3000米跑,刘永清从入伍开始,等了足足一个月。
入伍前,刘永清是一名在校大学生。很少锻炼的他,爬几层楼都会气喘吁吁。定下参军入伍的决心后,体能训练成了刘永清心中最大的“障碍”。
刘永清向有过服役经历的学长请教部队体能训练的方法。学长说:“只要练不死,就往死里练。”听罢,刘永清更加焦虑,手机浏览器中“部队体能训练重点内容”“如何迅速提高长跑训练成绩”“越野跑步注意事项”等搜索记录,密密麻麻地排列在一起。
令刘永清没想到的是,他这个长跑“小白”入伍后还没等踏上跑道,就被班长张强强排除在长跑训练之外。一时间,刘永清不知自己该庆幸还是难过。
“经检测,刘永清的骨密度T值-1.5,不适宜直接进行大强度长跑训练。”张强强告诉笔者,刘永清并非个例。不少新兵因为入伍前疏于锻炼,加之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骨密度、肌肉含量等数值偏低。如果直接进行长跑训练,很容易造成应力性骨损伤(俗称骨裂)。
针对这部分新兵,张强强设置了专门的训练计划:首先加强腿部肌肉力量,多进行短频跑步、器械训练、靠墙静蹲、静态拉伸、动态拉伸等针对性训练。同时加强饮食调控,多食用牛奶、豆制品、坚果等钙含量较高的食物。
尽管训练计划中免去了长跑内容,但其他内容却比刘永清想象中更加困难。仅针对大腿肌群的器械训练就多达6个种类,大腿内侧、外侧、前侧训练,分门别类、轮番上阵。
曾经“和风细雨”的张强强,此时换上了一副“铁面孔”。刘永清每每练到筋疲力尽,班长总会出现在他身边,“再来一个,最后一个才是长肌肉的!”
训练结束,刘永清累得走路直打晃。令刘永清感到意外的是,经过班长和战友一番放松按摩,自己第二天又能状态“满格”地走向训练场。
一个月后再次检测,刘永清的各项指标均有提升。那天,张强强拍了拍刘永清的大腿说:“欢迎你,加入长跑训练组。”
首次长跑成绩没达到及格线,却也大大出乎了刘永清自己的预料。“虽然成绩一般,但跑步过程没有想象中费力,多加训练肯定没问题。”走下跑道,刘永清信心满满。
“起跑时间的早与晚,并不是训练成绩的决定因素。”张强强说,以往训练,大家同吃“大锅饭”,成绩并不理想。如今的差异化训练,根据新兵身体素质的差异采取不同方法进行训练,反而能够“殊途同归”。
不到2个月,刘永清在3000米跑课目上,跑出了13分钟的成绩。
单杠补差训练,居然不练引体向上——
从“缺啥补啥”到“对症下药”
当兵8年,新训班长杨峰坦言:“真羡慕这批新兵。”
至今,杨峰对自己当新兵时的体能训练经历难以忘怀。每天晚上“俯卧撑、仰卧起坐、深蹲”各做100个,汗水滴了一大片。钻进被窝里,还没干的汗液又把床单、被子打湿。3个月下来,体能虽然提升了,但每次听到体能训练的哨音,杨峰心中“直打怵”。
“跑步不行练跑步,拉杠不行就吊杠。”杨峰说,在以往“缺啥补啥”似乎是军事体育训练的“不二法门”。
2018年,新版《军事体育训练大纲》正式颁布。作为新训班长,杨峰参加了基地组织的集中培训。培训课上,专业教员带来的训练理念与方法,让杨峰豁然开朗:“原来军事体育训练中还有这么多门道。”
4年来,这些理念与方法逐渐被杨峰吸收运用,影响了一批又一批新兵。翻开他为新兵叶成勇制订的单杠引体向上补差训练计划表,前两周的训练中,居然没有单杠引体向上训练。
新兵叶成勇体格壮硕,可偏偏单杠引体向上成绩不理想。究其原因,叶成勇手臂肌肉较为发达,但肩部、背部等其他部位肌肉缺乏训练,导致难以完成单杠引体向上动作。
结合叶成勇的身体机能情况,杨峰开出专属“训练药方”。细化区分“学习阶段、适应阶段、累积阶段、冲刺阶段、突破阶段、恢复阶段”6个阶段,重点纠正发力肌群,寻找背、肩、臂、核心发力平衡点。利用哑铃、杠铃、握力器、臂力器等多种辅助器材,进行力量激活训练。
整整2周,叶成勇一次都没拉过单杠。当再一次来到单杠下,叶成勇纵身一跃,双手牢牢抓杠,奋力向上。没想到,居然达到了及格标准。
“手上磨出血泡,并不代表训练有质效。”杨峰告诉笔者,以前的有些“蛮干”做法有时“歪打正着”,最终也能达到预定的训练目标。但区别在于,科学训练3个月能达到的训练目标,靠“蛮干”不仅训练质效低下,还容易留下训练伤。
这样的理念,贯穿整个新兵训练阶段。翻看新兵军事体育训练计划表,仅一个上肢提拉力专项训练,便区分出大圆肌、背阔肌、中下斜方肌、肱二头肌等7个肌群,室内、室外场地、有无训练器材等多种训练场景,制订了20余种训练方法。
不怕胖兵、不怕瘦兵,就怕把兵练“疲”了——
(编辑:zhaoyahui)
部队考试微信号 | 部队考试微博号 | 部队考试社群号 |
![]() |
![]() |
![]() |
请扫描二维码进行关注 | 请扫描二维码进行关注 | 请扫描二维码进行关注 |
上一篇:数字人民币试点已拓展到15个省市
下一篇:用廉洁文化滋养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