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22 08:36:29 军队人才网 https://jzg.huatu.com/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导读】华图部队考试频道同步华图教育发布:走进南部战区海军某潜艇支队潜艇兵的心灵世界(2),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欢迎加入各地微信交流群,更多相关考试内容请登录【军转干】进行查看。
一缆、二缆、三缆、四缆……码头起伏的波浪中,黑色“巨鲸”被牢牢地套在锚桩上。赵满星嘴唇发白,后背湿透,瘫坐在战位上长舒了一口气。
归航不久,赵满星向组织提交了转改高级士官的申请书。连他自己都没想到,距离最初“熬完两年就退伍”的想法,已经过去了20多年。
不久,赵满星作为潜艇官兵群体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去了北京。人民大会堂灯光璀璨,赵满星回想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感慨万千。在发言中,他满含深情地说道:“将青春绽放在深海,是潜艇兵独特的精彩。”
深海“听风”
【人物名片】刘翔,海军某潜艇支队下士。
漫步海边,闭上双眼,静听涛声。对下士刘翔来说,观海听涛,不仅是放松身心的方式,更是一种专业训练。
刘翔所在的声呐部门,是潜艇的“耳目”:在深海里潜行,声呐是潜艇获知外界目标信息的重要手段。声呐兵对目标情况的判断,直接影响指挥员分析局势、做出决策。
一开始,刘翔觉得这个专业很简单:不需要操枪弄炮,也不用管理复杂的管路系统,有耳朵就行!
直到走上台位,戴上耳机,刘翔瞬间懵了——几种甚至几十种声音同时传来,令他脑子嗡嗡作响。而一名合格的声呐兵则需要从这纷繁复杂的噪音中,探寻一道道波形、一条条信息、一个个转瞬即逝的战机……
为了练就“听声识物”的本领,刘翔开始利用各种时机聆听不同声音,不断扩充自己的“听音库”。集中听音训练中,他将艇队已有的噪声资料分门别类进行梳理,一遍遍反复记忆。久而久之,刘翔养成了“职业病”:无论走到哪里,他都要习惯性地分辨周围的声音。
节假日外出,他会一边走,一边侧着耳朵感受来来往往的车流,根据引擎声音判断车辆大小和型号;看网络视频,他能分辨歌手是真唱还是假唱,并与战友好好辨析一番;喜欢音乐,他就把几十种乐器的声音混在一起进行辨别……
外人看着很新鲜,刘翔却不以为然:“不管怎么练,声呐兵练出‘耳功’才最关键!”
这种沉浸式的钻研,让他快速成长为一名出色的深海“听风者”。一次“背靠背”攻防演练中,潜艇正朝着目标海域隐秘机动。不料,“敌方”水面舰艇在前方设置了严密的封锁网。
眼看危险重重,艇员们快速展开情况判断、研究应对方案。紧张的气氛中,刘翔不停转动手中的摇轮,根据声呐信息,准确分析“敌舰”方位和行进速度。
听音、思考、标注……刘翔眉头紧蹙,凝神操作。“有一片狭窄海区噪声微弱。”刘翔当即判断,“这里就是‘敌方’的漏洞!”最终,在声呐信息引导下,潜艇以刁钻的角度突破水面舰艇的封锁,绕到“敌人”后方发动奇袭,一击制胜。战斗结束,上级专门提出表扬,刘翔摸了摸耳朵,开心地笑了。
深海听音,要求注意力的极度专注和业务上的高度熟练。坐在战位上,无论有没有敌情,刘翔都会习惯性戴着耳机。
常有人觉得这份工作很枯燥,但刘翔乐在其中。当他随艇远航,耳朵里似乎可以装下整个大海:海豚的声音深邃悠长,鲸鱼的声音婉转空灵,虾群的声音就像老家农田里的蛙鸣……置身其中,他总会想象着艇壁外面的海底世界。
而一旦从几十种声音中发现“敌人”的蛛丝马迹,他就会快速反应、找准方位,根据声音类别,对目标进行判断,保证潜艇过得去、藏得好、打得准。
“我的耳朵里,每天都要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但最动听的,是每次克‘敌’制胜之后,战友的欢呼声。”刘翔说。
幸福时刻
【人物名片】布大江,海军某潜艇支队四级军士长。
按下发射按钮的那一刻,布大江习惯性地屏住呼吸。
只听“轰”的一声,潜艇微微震动,两发鱼雷同时呼啸而出,从海底穿梭而去。不多时,指挥所判定“成功命中目标”。布大江长舒一口气,伸手抹掉脸上的汗珠,眯着眼睛,露出憨厚的笑容。
雷弹专业处在潜艇战斗力的最前沿,布大江手中握的是捍卫国家主权的利器。潜航大洋,他的每一项操作都与战斗力生成息息相关。在这次完美的“双雷齐射”背后,是他长期的努力和付出。
刚入伍时,每次走进雷弹舱,布大江都是新兵中最兴奋的那一个。他很好奇,潜艇游弋在深海,来自海水的压力、阻力那么大,究竟是怎样的原理,让它蕴藏着摧枯拉朽的巨大能量?
第一次参与实弹射击时,布大江听着舱内强劲的轰鸣声,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力量感,整个人都愣住了。
班长拍了拍他,大声喊道:“放轻松,以后这就是你的战位了!”布大江连连点头。
为了探寻力量背后的奥秘,布大江读了不少理论书籍,尝试着对照实物分析原理。后来,他又铆在舱室,对每一条管路、每一型装备进行细致学习,熟练掌握了多型雷弹的发射原理、流程和技巧。
战位,意味着责任。一次实弹射击演练中,导弹发射预备口令已经下达,控制台却突然显示雷管某信号器信号丢失。导弹发射有着严格的时间要求,超时则意味着任务失败,全艇官兵都捏了一把汗。
这时候,布大江站了出来。受好奇心驱使,他在前期学习阶段钻舱底、爬管路,早已对舱内设备了如指掌。此刻,他先分析整体再锁定局部,在复杂的线路器件中快速摸排。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指挥员已经准备向上级反映情况,申请延迟发射时间。这时,各舱广播中响起布大江的声音:“故障解除,可以发射!”战友们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5分钟后,随着一声轰响,导弹如利剑出鞘,直刺目标。
巨大的冲击过后,舱内重归平静。布大江倚着坚硬的艇壁,想象着导弹刺穿海面、一飞冲天的震撼瞬间,不由得心潮澎湃——这是独属于雷弹兵的幸福时刻。
与雷弹舱的紧张氛围不同,布大江有一个十分温馨的小家庭。妻子张妍是一位导游,通过她的分享,布大江也“游览”了祖国各地的美丽风景。每次得知他远航归来的消息,张妍都会准备好一束鲜花送给他。这时,班里的战友都会露出羡慕的神情。布大江眯着眼睛笑起来——这是他的另一个幸福时刻。
当年,大女儿刚会叫“爸爸妈妈”的时候,布大江很快就让她学会说“潜艇”,还送给她一个潜艇模型。一年前,布大江又有了小女儿。远航途中,他利用闲暇时间给妻子写了首诗,诗里有这样一句:“一颗真心/在外给这艘潜艇/在家给三位最爱的人。”
(编辑:zhaoyahui)部队考试微信号 | 部队考试微博号 | 部队考试社群号 |
请扫描二维码进行关注 | 请扫描二维码进行关注 | 请扫描二维码进行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