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17 13:10:05 军队人才网 https://jzg.huatu.com/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导读】华图部队考试频道同步华图教育发布:给海军叔叔的87封“家书”(2),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欢迎加入各地微信交流群,更多相关考试内容请登录【军转干】进行查看。
牵 挂
即使相隔千里仍然惦念着你,因为我们是亲人
清晨,夏鋆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天气预报,查看银川的天气。
电子屏幕之上,银川市早已被设置为默认城市。每天早上看一眼杨兴龙家乡的冷暖,已经成为夏鋆的习惯。
“又降温了,不知道前些日子寄去的保暖内衣、棉衣棉裤,孩子和老人穿上没有?”收到夏鋆询问的微信,杨兴龙的父亲发来一张照片——杨兴龙穿着新棉衣,稚嫩的脸庞上扬起笑容。夏鋆看着照片,笑容也不由自主绽放在脸上。
宁夏的冬天很长,往往要到三四月份才会暖和起来。每年10月,寒露一过,家家户户都会将夏日才搬出屋子的火炉再搬回屋里,架起烟囱,劈柴生火。
“不冷不冷,爸爸早就教会我把炕烧热,我和妹妹写作业不会冻着手。”杨兴龙冲镜头笑着,一手抬高手机,一手拿起桌上的作业本给夏鋆展示,“夏叔叔你看,我每天都把你布置的课外作业做完了,下次考试我肯定能进步!”
视频挂断,夏鋆的脑海里久久定格着刚刚手机屏幕里的画面——
土炕上,隔着塑料布摆放着一家人吃饭用的小木桌,杨兴龙兄妹三人围在桌边,桌上除了作业本和一个蓝色的卷笔刀,几乎再放不下其它东西。
孩子们爱学习,必须帮他们配齐硬件。护眼的台灯、书籍阅读架、内嵌文具盒和水杯槽、隐藏式收纳箱……今年一开年,夏鋆将精心挑选的多功能可升降书桌送到了兄妹三人手中。
“他要学习,要帮忙种玉米、收小麦,要照顾两个年幼的妹妹和患病的爷爷奶奶……”夏鋆时常惦记着懂事的杨兴龙。这个坚强的男孩,渐渐成了他心底的一份柔软,一份割舍不掉的牵挂。
“第一次和兴龙视频通话时,我就发现这个孩子很乖,很听话,但也很内向,想表达的时候总有些犹犹豫豫。”夏鋆一步步向杨兴龙靠近:了解到他是家里最大的孩子,夏鋆就主动与他分享自己小时候照顾表弟表妹的故事;得知他喜欢画画,夏鋆就精心地挑选了绘画图册和彩色铅笔寄给他……
一年时间,原本沉默的男孩不再胆怯自卑,变得开朗、自信,愿意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就像《小王子》里的小王子对待自己精心浇灌的那朵玫瑰一样,在夏鋆心里,杨兴龙已变得与众不同,成了他远方的亲人。
“夏叔叔,有你在,我觉得我真幸福!前几天的考试成绩出来了,我又进步了。”深夜,夏鋆再次翻看着小兴龙前几天寄来的信。
那次,杨兴龙竞选班干部失败,夏鋆在信中对他说:“人生路上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我们只有克服它,战胜它,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
“叔叔,等开学,我还要参加班干部的竞选。”在回信中,杨兴龙的话语透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
夏鋆也没想到,当自己成为杨兴龙人生的指引,他也从这个男孩身上汲取了成长的力量。
这一年,夏鋆的岗位从政工主官调整为军事主官。在关心杨兴龙成长的同时,他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也开始面临全新的挑战。“小兴龙都在努力,我有什么理由不努力?”面对新岗位,夏鋆暗暗下定决心。
弹药射程、威力、风险……枯燥的理论如山般堆压而来,夏鋆把军械专业的书籍放在床边,没日没夜地苦学。
任军械股长第一年,夏鋆就掌握了多种类型弹药和军械器材等专业知识,带领骨干完成了多个实战化方案预案的推演。他带领的军械股,也被上级评为优质安全保障先进单位、场站“四铁”先进单位。
心 愿
少年追着浪花奋力奔跑,跑着跑着就站到了军舰上
20世纪90年代初,杨兴龙的爷爷奶奶从干旱缺水的海原县搬到了黄河岸边。
很小的时候,杨兴龙就喜欢追着爷爷奶奶问:“黄河水是流到哪里去的?”
“黄河入海流,当然是大海。”
“那大海是什么样子的?离我们远吗?”
爷爷张了张嘴又陷入沉默,深深地抽了一口烟。他这一辈子出的最远的门就是从海原县到了银川,从没有见过大海。于是,老人告诉男孩:“大海在很远很远的地方,等你长大了,自己去看看。”
“大海,我一定要去看看你是什么样子。”梦想的种子,就这样在男孩的心中落地生根。夏鋆的出现正如春日的雨露,让这颗种子破土而出。
虽然身在海军希望小学,夏鋆却是杨兴龙接触的第一位海军军人。从结识夏鋆的第一天起,这位海军叔叔就成了杨兴龙心里的一道光,为他照亮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一次写信,杨兴龙用了一整页纸好奇地询问,渴望得到夏鋆的回答——
“夏叔叔,你能告诉我大海是什么样子的吗?书上和电视里说大海都是蓝色的,还有好多鱼,你见过吗?你说你在军舰上,你能跟我讲讲军舰是什么样子吗?它能绕世界一圈吗?军舰在大海上是像坐车一样上下颠簸的吗?”
看着杨兴龙的来信,夏鋆忍不住回想起2007年的夏天,自己收到海军工程大学录取通知书时的欣喜。他也曾跟杨兴龙一样,拥有梦想着逐浪远航的少年时代。
2021年初,夏鋆再次收到了杨兴龙的信。他一如往常地慢慢拆开信封,发现信里还塞着一张画纸,纸上画的是一艘威风凛凛的军舰,行驶在波澜壮阔的海面上。
信里,杨兴龙写道:“夏叔叔,我没有见过真正的军舰,这是我在电视机里看到的样子,我照着它画了下来。希望有一天我能成为一名真正的海军,登上军舰,像你一样守卫海疆。”
“大海可不是一直风平浪静,一次出海常常需要几星期或者几个月,除了丰富的专业知识,舰员们必须要有过硬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我第一次出海吐了28天,整整瘦了10斤,你不怕吗?”在回信中,夏鋆这样问杨兴龙。
“夏叔叔,我从穿上这件海军校服那天起,就日思夜想要当海军。我天天扳着指头数,再过几年才能当海军……我想把祖国的大海装在胸中,做一朵敢于拼搏的浪花。”夏鋆没想到,杨兴龙竟然如此向往成为一名海军军人。读着男孩郑重而浪漫的心愿,夏鋆仿佛看到了9岁那年,被一场战争电影点燃了军旅梦的自己,无比天真,也无比坚定。
从那时起,只要不是极端恶劣的天气,每天清晨,杨兴龙小小的身影都会准时出现在学校操场上。他一圈一圈地奔跑,仿佛被某种力量推着向前,只为离梦想更近一点。
前不久,夏鋆所在场站又捐赠了17万元的物资给月牙湖乡海军希望小学,这个集体帮扶助学的影响力与感染力在不断地增强。更多的温暖与爱,被传递给海军希望小学的孩子们。
寒来暑往,鸿雁来去。一封封跨越山海的书信,写满了闪光的梦想。
“夏叔叔,等您有时间了就来看我好吗?”在最新的一封“家书”里,杨兴龙写下了新年愿望:“我想见大海,想上军舰,我想你带我亲眼看看。”
收到信,夏鋆迫不及待地回复:“好的兴龙,等疫情结束,我就去接你来看大海,看军舰,还看飞机。”
夏鋆回着信,脑海中渐渐浮现出一位少年追着浪花奋力奔跑的模样,跑着跑着就站到了军舰上……
恍然间,夏鋆已分不清那身影是自己,还是男孩长大后的模样。
图①:夏鋆(右)和战友在阅读杨兴龙写来的“家书”。
图②:杨兴龙在给海军叔叔写信。
图③:夏鋆写给杨兴龙的回信。
图④:月牙湖乡海军希望小学学生在开学典礼上的合影。
图片由夏鋆提供
(编辑:zhaoyahui)部队考试微信号 | 部队考试微博号 | 部队考试社群号 |
![]() |
![]() |
![]() |
请扫描二维码进行关注 | 请扫描二维码进行关注 | 请扫描二维码进行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