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28 10:12:51 军队人才网 https://jzg.huatu.com/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导读】华图部队考试频道同步华图教育发布:解放军报记者走进训练场体验侦察尖兵的“艰难一日”(2),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欢迎加入各地微信交流群,更多相关考试内容请登录【军转干】进行查看。
训练中,第75集团军某旅侦察营官兵搜索前进。
夜晚丛林,习惯于夜间觅食的蝙蝠,如入无人之境。一只小鸟被惊起,惊慌失措地撞到树上。
这一幕,让记者脑海中浮现出“未知”二字。危险,来自眼前,更来自脑海。如果习惯了轻松熟悉的训练环境,一旦进入黑夜,势必会像鸟儿一样无头绪地乱窜。
“砰!”凌晨时分,一声枪响。没有任何征兆,新的考验来临。
光线昏暗,目标突然出现在对面山坡上,且在快速移动,射击时间只有30秒……
“‘今日之难’,只为明天‘战场之易’。”营长邓小宋说,平时训练与实战的差距有多远,战场上官兵离制胜敌人就有多远,只有把难题解决在平时,多到复杂环境、陌生地域“熟悉水土”,战时才会离打赢更近一步。
“快”与“慢”的思维碰撞,标志着新的起点——
“艰难一日”释放辐射效应
星月潜形,太阳喷薄欲出。地平线远在天边,又近在脚下。越过一个山头,眼前豁然开朗。
一天一夜的“战斗”刚结束,另一场“战斗”接着打响。
“水壶掉漆,变成银白色发光物体,导致隐蔽失败”“回收无人机,沿什么路径返回才能避免暴露位置”……复盘检讨就地展开,指挥员和考官对训练暴露出来的问题毫不遮掩。
回顾过程,相互佐证,分析得失,举一反三。短短一个小时里,机关参谋将这些问题悉数记录在案。作为这场考试的出卷人,他们同样要面对“艰难一日”的考验。
与复盘时的“快”相比,机关后续的动作有些“慢”,气氛也有些“冷清”:宣传科结合录像一帧一帧地冷静分析官兵抗压能力,作战保障科借助计算机模拟软件在研究如何更好地“因战设境”,侦察科、作训科参考“失分题”完善训练计划……
这是一场“战斗”接力——侦察分队走出“艰难一日”,机关参谋进入“艰难一日”。问题,被罗列成80多页的数据资料。在此基础上,他们又形成了20页的训练方案。
如同在雪地下潜藏的竹笋,春雨过后拔节生长,“艰难一日”不断释放辐射效应——
覆盖面在扩展。他们以侦察营作为训练模板,逐步推进其他营的极限多能训练,探索联合作战背景下的训练路子。
时间轴在延伸。他们将“艰难一日”从“某一天”拓展到“每一天”,加大在复杂电磁环境、复杂陌生地域、复杂气象水文条件下的训练强度,提高官兵战场感知能力。
训练场在换代。他们对训练场改造升级,建成可满足专业训练、实兵对抗演练等内容的10余个多功能场地,构建起近似实战的环境条件。
评判体系在革新。他们结合官兵生理心理数据、战损率、战斗效果、战术意图等情况,将“侦、控、打、防、保”等作战要素作为一个整体来施训和考评,全方位记录每一个值得突破的“临界值”。
战斗力正在螺旋式上升。透过这支部队,记者看到的是陆军部队转型过程中迎难而上的果决和不畏风雨的底气。
又一个清晨如约而至。窗外号角连营,官兵们开始了新一天的训练。就像升起的朝阳,经过暗夜中的赶路与坚守,他们也在等待冲破天际喷薄而出的那一刻。
走过昨天,反思昨天,以更好的战斗姿态迎接新的一天。这,也许就是“艰难一日”的真正含义。
(图片由余小平、黄远利摄)
让能力匹配“尖刀上的刀尖”
■第75集团军某旅教导队班长 蒙永賙
利刃出鞘,重在快、准、狠。作为“尖刀上的刀尖”,侦察兵永远是这把利刃上第一个迎敌部位,必须足够锋利。
一把好剑,需要经过千锤百炼方能锋芒毕露、一剑封喉。一名侦察兵,只有经历千锤百炼才能在关键时刻一招制敌。作为一名教练班长,我感到练兵场上的实战化氛围正在持续升温。
高原奔袭战斗、戈壁穿插渗透、雨林野外生存……面对一个个极限挑战,战友们战胜自我迎难而上。近年来,我们东奔西走,奔向一个个战场。随着练兵范围不断扩大,我们眼中的“陌生领域”越来越少,实战化脚步越来越实。
今天,在我们这支部队,“极限”一词已经深入人心。练兵场上的“老套路”少了,战场空间更加广阔,作战行动更加多样,训练更加讲究联合性、协调性、整体性。体系与精兵两个层面联动响应、上下衔接,从单一体能到极限多能,每名官兵都需要在全岗位、全方位、全要素训练中寻找盲点、捕获要点、突破难点。
置身练兵场,除了厮杀声、呐喊声,我感受到的还有强军的脉动。这脉动,正如歌曲《一切为打赢》所唱的那样:“枪要天天擦,刀要天天磨,当兵习武咱没呀没得说,仗要怎么打呀,兵就怎么练……”
对我们来说,只有把每一次训练当作实战,才能培养出逢敌亮剑的胆识和向死而生的血性,锻造出匹配“尖刀上的刀尖”的能力。
(解放军报记者 陈典宏 通讯员 沈业宏整理)
训练场,是和平年代的“战场”
■陆军指挥学院合同战术系副教授 李伟华
“跨越”系列、“火力”系列、“联合”系列……近年来,陆军实战化练兵热潮涌动。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这些实战化训练的特点,那就是“从难从严”。
实践证明,战争的爆发总是充满不确定性。我们无法预知何时何地爆发战争,但必须加速扩展对战场的认知。
现代战争中,侦察兵依然是手中有枪、身上装弹,但他们的能量绝不仅仅是这点“当量”。他们的身后,是陆、海、空等军兵种联合火力。侦察兵的使命,就是作为联合作战体系的“眼睛”和“刀尖”。透视战场、呼风唤雨,他们是一支集信息获取、目标引导和打击破袭等多种本领于一身的新型作战力量。
今天,陆军部队正在进行一场深刻转型。面对汹涌的新军事变革浪潮,各部队“志不求易、事不避难”,大力提高组训难度、风险系数,“危不施训、险不练兵”的错误观念越来越少,“和平积弊”“思维定势”渐渐淡出脑海。作为新型作战力量,新时代侦察兵对“艰难一日”的切肤之感越强,对战场的把控能力也就越强,在未来战场打胜仗的概率就越大。
“练兵若难,进军就易;练兵若易,进军就难。”军事训练,是未来战争的预实践;训练场,是和平年代的“战场”。极限训练的魅力就在于“你强、我比你更强”。未来战争中,尤其是与强手对决,比的是意志心理、拼的是战斗技能、斗的是承受能力,只有经过极限训练磨砺刀锋,才能拥有更多胜算。
强军路上,我们必须把每一天都当作战场上的“艰难一日”,对照战斗力标准,对接明天战争、对接部队任务、对接个人岗位,大胆探索边界、挑战极限,磨砺不怕苦累、不畏艰难、勇于挑战的战斗精神,不断从军事训练中获取能打仗、打胜仗的核心能力。
(解放军报记者 陈典宏 通讯员 赵超整理)
部队考试微信号 | 部队考试微博号 | 部队考试社群号 |
![]() |
![]() |
![]() |
请扫描二维码进行关注 | 请扫描二维码进行关注 | 请扫描二维码进行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