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09 15:26:44 军队人才网 http://jzg.huatu.com/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导读】华图部队考试频道同步华图教育发布:时政热点: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2),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欢迎加入各地微信交流群,更多相关考试内容请登录【备考】进行查看。
二、2015年主要任务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呈现新常态,新机遇与新挑战并存。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刚刚闭幕的区委四届八次全会上,区委深入分析了新常态在昌平的具体表现,明确提出要全面认识、主动适应、积极引领新常态,保持战略定力,保持历史耐心,保持奋发进取的工作姿态,进一步增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自觉性,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努力推动昌平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发展大势,久久为功,精准发力,一步一个脚印,向着建设国际一流科教新区的目标扎实迈进。
做好今年政府工作总的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决落实中央、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突出创新驱动,狠抓改革攻坚,加强民生保障,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努力在新常态下开创昌平转型发展的新局面。
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增长8%和9%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左右;节能减排各项指标达到北京市要求。
围绕上述目标,着重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减量发展,全力聚焦人口规模调控
直面人口无序过快增长这个最突出矛盾,以“五管”为核心,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全力以赴压减存量。围绕“退低”下功夫,在推动现有台账动态清零的基础上,加快“三高”企业退出步伐,继续清退一批低端市场,鼓励不符合区域功能定位的产业项目及低端环节实施搬迁转移。对保留项目,制定更加严格的人口资源环境约束标准,支持企业改造升级。围绕“拆违”下功夫,彻底摸清既有违法建设底数,立下军令状,拉出时间表,确保今年再拆除违法建设300万平方米。围绕“打非”下功夫,坚决取缔“七黑五小”场所,稳步推进非法办学机构、非法劳动力市场清理整治,持续打击“群租房”、“大棚房”、无证照经营等违法行为。
千方百计优化增量。把好新增产业“准入关”,全面落实产业负面清单,明确项目落地的“天花板”,坚决杜绝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益业态,禁止低端的劳动密集型、资源依赖型产业,原则上不再发展一般制造业,非产业类项目也要严格审查、依法审批。把好违法建设“管控关”,拿出重典治乱的决心,强化共同责任机制,理顺查处工作程序,推动各行业查违信息化系统共享互通,实行最严格的巡查制止和约谈问责制度,坚决守住“零增长”的底线。把好外来人口无序流入的 “成本关”,继续实行严格“五证联审”、严管文化娱乐场所、严禁为违法建设提供市政公用服务等阶段性措施,充分发挥非居民水电气热价格改革、污染付费等政策杠杆的作用,有效扭转人口过快增长态势。
多措并举长效管控。从顶层设计入手,坚持以人口布局倒推发展布局,探索建立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项目人口评估制度,形成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发展质量的倒逼机制。研究出台宅基地规范管理、设施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等政策措施,构建更为完善的制度体系。从社会治理入手,健全村庄社区化、社区规范化管理模式,强化直达末梢的责任机制,鼓励和支持基层组织履职尽责、主动作为。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发挥好社区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等社会规范的作用,引导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强化综合执法与行政管理、专业执法的联动,推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下移管理重心、下沉专业职能,合理配置条块执法力量,切实筑牢法治保障。加快社会服务、城市管理、社会治安“三网融合”建设,增强通过网格化管理发现、协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动城市管理精细化、信息化、常态化。从疏堵结合入手,平衡各方利益,让群众既当参与者、又当受益者。积极探索腾退土地后续利用机制,推进富余回迁安置房源集中趸租,同步做好产业接续、拆违还绿等工作,促进集体经济壮大升级,逐步摆脱对“瓦片经济”的依赖。支持各类城乡社区达标创建,扩大“一刻钟社区服务圈” 试点范围,跟进发展高品质生活服务业,彻底压缩低端产业滋生和回流空间。落实居住证制度,完善实有人口服务管理全覆盖体系,更好地以服务凝聚人。
(二)坚持高端发展,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
正确处理减量与增效、瘦身与健体的关系,坚持高端化、服务化、集聚化、融合化、低碳化发展,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强化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双轮驱动”。充分发挥中关村昌平园对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强化“大昌平园”统筹发展机制,编制昌平园创新发展指数,力争园区产业总收入达到3800亿元左右。健全“政产学研用”常态化交流合作机制,全方位深化央地合作、校地共建、院地联合、军民融合,建好首都科技条件平台昌平站,有效整合利用科技资源,更多地依靠产业化的创新来培育和形成新的增长点。抓紧完成未来科技城科研成果转化基地一期征地拆迁,加快通用航空产业园、中国气象科技园等项目建设,尽快把科技创新优势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发展优势。积极开展市级企业研发机构申报认定工作,推行“基金+孵化器”的发展模式,着力培育以企业为主体的协同创新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深化科普宣传教育,力争万人专利申请量突破25件。同步推进文化创新发展,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激发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统筹抓好十三陵明文化景区、海鶄落文化城、新城东区文化轴、汤泉古镇等聚集区规划建设,力促国家大马戏院等项目落地,持续打造“魔术之都”。积极创建首都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启动回龙观、天通苑区域综合文化中心和5个市级重点小城镇文化中心建设,改善农村、社区文化活动条件,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认真做好文物普查、保护和利用等工作,更好地传承文脉。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创新要素,实施高层次创新人才“昌聚工程”,加大实用人才培养力度,完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持续打造全市人才工作试点区。
确保区域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坚持稳增长与调结构相协调,着力扩消费、促投资,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积极扩大消费需求,大力发展信息服务、节能环保、教育文体、旅游休闲、养老健康等个性化、多样化消费,不断培育消费新热点。顺应网络消费潮流,着力引进有影响力的大型电商企业,鼓励驻昌企业建设线上交易平台,统筹发展物流、仓储等配套产业,大幅挖掘消费潜力。完善商业、旅游、体育产业发展规划,积极打造京北旅游黄金线,加快国家级登山健身步道、乐多港假日广场、长城精品奥特莱斯等项目建设,促进传统消费替代升级。抓住投资这个“牛鼻子”不放,瞄准产业转型、环境治理、民生保障、基础设施等领域,继续实施45项重点工程。健全项目调度、手续办理、土地上市等工作协调机制,促进搬迁与建设、供地与开工、主体与配套有序衔接,确保项目按期落地。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用好“高精尖”这把新的尺子,完善统一招商平台,创新招商模式,依托未来科技城绿地中央广场、TBD云集中心、中科创新园等载体,大力推进主题招商、定向招商、产业链招商,主动承接中心城区高端要素转移,加快聚集发展科技商务、研发服务、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同步推进存量产业提质增效,继续做大做强三大经济板块:锁定央企地区总部和研发、销售、结算中心,完善项目发现机制和跟进服务机制,提高央企经济板块贡献率,培育以央企为核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支持和引导三一、福田等企业在昌平发展产业高端环节,打造大型现代装备制造企业总部和研发、服务中心;建好北京能源科技产业基地、“大健康产业联盟”等载体,建立中小微企业引导基金和公共服务平台,做好企业上市指导和后续服务工作,推动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集群发展,进一步提高能源科技、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发展水平。
持续打造重点产业功能区。坚持以“三城一区一基地”为主战场,全面提档加速,促进产城融合,尽快形成高端城市形态和综合服务功能。集中力量打造未来科技城品牌,按照“2015年初步建成”的要求,按期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收尾任务,加快公共服务区商务、商业等配套建设,支持未来科技城公司集团化发展,提升园区运行保障和科研人才服务水平,进一步做强产业承载、做实“一城带两镇”,从建设期向运行期平稳过渡。加快TBD核心区、新城东区的土地上市节奏,抓紧引进和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引领性的标志项目。抓好沙河高教园区、中关村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的项目建设、服务配套和环境营造,确保入驻项目按期推进、高效运行。深化产业功能布局,加大已建成园区的“腾笼换鸟”力度,制定实施国有工业用地及镇村工业大院整合撤并利用方案,稳步推进马池口埝头工业区、阳坊工业基地、南口工业用地三期的土地一级开发,盘活存量产业用地资源,进一步拓展高端产业发展空间。
部队考试微信号 | 部队考试微博号 | 部队考试社群号 |
请扫描二维码进行关注 | 请扫描二维码进行关注 | 请扫描二维码进行关注 |